原始人類即能透過嗅覺分辨各種令人愉悅的香氣,學會使用火之後,進而焚燒能夠產生香味的物品。「香」不僅是一種感官的啟發,也是人類史中獨一無二的文化產物。熏香文化源自上古時期宗教信仰的祭典中,由於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無法解釋,同時也覺得神祇和靈魂都如雲霧般,飄忽不定、虛無縹緲,於是古人認為熏香是一種與神祇、祖先聯絡的媒介。
大約三、四千年前,香料進入了人類的生活,不同的古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用香習俗、文化與哲學。香料起源於帕米爾高原,由於此地是古代絲路所經之處,透過絲路中國、印度、埃及、希臘等文明古國彼此往來貿易,因此稱中國為香料古國,是有跡可循的。
在西方也有一些語彙與香的使用有關,例如:
l Incense指的就是香料、香品,或是燒香所產生的煙氣;
l Perfume是指香水,也可以用來表示芳香的氣味;
l Fragrance則是專指香料自然散發出來,或經由焚燒等方式所散發的香氣。
在中國,《說文解字》裡對「香」字的解釋有:
l 香,氣芬芳也。最早是指可以給予人美好氣味的物質,後來泛指各種花木發散的香氣、焚燒香料的氣味、食物的香氣等各種香味。
l 香料(或香材),是指能產生美好氣味的香的原料
l 香品,則是加工的沉香木、檀香木等。如:沉香末、檀香粉、各種合香、線香等。
香的使用目的
1. 早期:清潔環境與身體、身份象徵、宗教祭祀與醫藥治病。
2. 後期:發展出各種驅邪避穢、心靈沉澱等文化意涵。
香的使用方法
從熏燃、懸佩、塗敷、計時到飲用…等。
l 熏燃、懸佩:早期使用各種天然、純粹的香料來佩戴、焚燒
l 塗敷、計時:後期則將香料加工製作成香油、香水、香末或線香等各種形態的香品
豐富多變的香文化:
1. 漢朝以前:《周禮》中的湯沐香、禮儀用香。
2. 漢魏六朝:「博山爐」式薰香。
3. 隋唐五代:因東西文明的融合,用香方法更多樣化。如熏香、烤香、焚香,或製成線香、印篆香、和香(合香)讓人易於使用。
4. 唐代:香的器具、材質更多樣化,香工具、香爐、香籠、香盒也逐步發展完成。此外,金、銀、銅、青瓷、白瓷、唐三彩等等,各種材質和款式的爐具,也在此時發展齊備。
5. 宋朝:發展出香席文化。舉辦香席已與點茶、插花、鑑古成為精緻生活中的必備條件。無論好友相聚雅集、家居休閒、習道修佛都會薰燃一爐好香。
6. 明代:在家中築香室邀好友品香,成為一種社交禮儀與時尚品味。
大約三、四千年前,香料進入了人類的生活,不同的古文明都有自己獨特的用香習俗、文化與哲學。香料起源於帕米爾高原,由於此地是古代絲路所經之處,透過絲路中國、印度、埃及、希臘等文明古國彼此往來貿易,因此稱中國為香料古國,是有跡可循的。
在西方也有一些語彙與香的使用有關,例如:
l Incense指的就是香料、香品,或是燒香所產生的煙氣;
l Perfume是指香水,也可以用來表示芳香的氣味;
l Fragrance則是專指香料自然散發出來,或經由焚燒等方式所散發的香氣。
在中國,《說文解字》裡對「香」字的解釋有:
l 香,氣芬芳也。最早是指可以給予人美好氣味的物質,後來泛指各種花木發散的香氣、焚燒香料的氣味、食物的香氣等各種香味。
l 香料(或香材),是指能產生美好氣味的香的原料
l 香品,則是加工的沉香木、檀香木等。如:沉香末、檀香粉、各種合香、線香等。
香的使用目的
1. 早期:清潔環境與身體、身份象徵、宗教祭祀與醫藥治病。
2. 後期:發展出各種驅邪避穢、心靈沉澱等文化意涵。
香的使用方法
從熏燃、懸佩、塗敷、計時到飲用…等。
l 熏燃、懸佩:早期使用各種天然、純粹的香料來佩戴、焚燒
l 塗敷、計時:後期則將香料加工製作成香油、香水、香末或線香等各種形態的香品
豐富多變的香文化:
1. 漢朝以前:《周禮》中的湯沐香、禮儀用香。
2. 漢魏六朝:「博山爐」式薰香。
3. 隋唐五代:因東西文明的融合,用香方法更多樣化。如熏香、烤香、焚香,或製成線香、印篆香、和香(合香)讓人易於使用。
4. 唐代:香的器具、材質更多樣化,香工具、香爐、香籠、香盒也逐步發展完成。此外,金、銀、銅、青瓷、白瓷、唐三彩等等,各種材質和款式的爐具,也在此時發展齊備。
5. 宋朝:發展出香席文化。舉辦香席已與點茶、插花、鑑古成為精緻生活中的必備條件。無論好友相聚雅集、家居休閒、習道修佛都會薰燃一爐好香。
6. 明代:在家中築香室邀好友品香,成為一種社交禮儀與時尚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