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下午有朋友相約來店,續了幾杯上午品飲的布朗山生茶,掌櫃便請茶師取一泡郎河的1680大雪山熟茶試飲。一是朋友偏愛普洱,二是這泡熟茶也許久沒被點名了,想一起分享品鑑一番。

茶樣放置茶則上,因顧著說話,沒仔細端詳,就直接投入選好的底槽清泥製的紫砂壺。滿懷著期待和好奇,溫潤洗茶,按慣常手法沖泡,溫潤後的第一泡茶湯緩緩流出,直覺湯色絳紅透亮,茶湯稠密,心中暗喜,兩年的熟茶竟然可以轉化到如此地步,該是亮相的時候了。

朋友們一直在閒聊中,飲上第一杯,脫口一句“這個熟茶挺特別。”“好喝!”驚艷四座。掌櫃欣喜,欲介紹郎河1680的特色。不料茶師卻在旁邊說“這個是1997年的普洱老茶。”大家的疑惑瞬間迎刃而解,茶已到了碧玉之年,有如此醇厚之感,實屬正常。原來是茶師誤解了意思,取了這泡老茶來。

這樣的普洱陳茶承載了歲月,經歷了滄桑,品飲時,如聆聽一段塵封的往事,翻閱一個歷史的篇章。市場上一直鼓吹要存茶升值,掌櫃覺得,升值雖是一可投資的熱點,但不如在自己品飲過程中所獲得的樂趣多。若經濟條件允許,既有可存,亦有可飲,那更是一種幸福。
上海據點:十方茶莊
上海據點:十方茶莊